新闻中心

这里有您想知道的最新资讯与动态
时间社论|泸州案若无当初的遮遮掩掩,何来之后的纷纷扰扰?
  • 发表时间:2017年04月09日

今天,四川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媒体见面会,通报泸县太伏中学学生死亡事件的相关情况。通过省市县三级技术人员的现场勘察、尸体检验、物证鉴定,结合对赵鑫的老师、同学、室友、保安、小卖部等人员的大范围深入细致的调查,可以确认:赵鑫的损伤为高坠伤,无其他暴力加害形成的损伤,可以排除他杀。

对于此事,大部分网友表示相信官方说法,并把愤怒转而引向了之前的谣言。这件从4月1日扰动公众情绪的事件,终于算是画上了休止符。

希望家属节哀,逝者安息。

回看这七日,泸县当地政府或许会觉得自己非常委屈,本来是一起很简单的意外事件,生生被弄成了举国声讨的一场信任危机。在这场危机中,当地政府陷入到了“塔西佗陷阱”当中,越是澄清越是维稳反而被骂的更凶;反而是某些人编造的低劣谣言,因为迎合了公众对于校园安全和权力干扰的焦虑,获得了相当多的市场。

直到前天,北京时间的投稿邮箱还收到网民发来的邮件,内容就是谣言视频的一段,可见有相当一批网民并不相信政府所做的辟谣。

辟谣没有谣言有效率,这是此次太伏中学事件中发生的奇怪现象,尽管已经有多人因为造谣被抓,但是网民们依然疑心是否真相被隐藏。

客观说,网民的这种疑心是不理性的,但除了谣言的传播,当地政府应对失更是重要原因。

可以说如果没有一开始的遮遮掩掩,或许就不会出现之后泸县的纷纷扰扰!

网民的疑心,首先来自于对死者原因的探究,但是直到今天,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赵某会坠楼身亡。而当地政府在一开始给出的“排除他杀”说法实际上起到了反效果,人们不能理解这种结论是如何做出的,死者家属更加不能接受,而当地政府对此却吝于详细的解读。

当谣言出现,当地政府采取的是“删帖+抓人”的方式,这样的做法当然对打击造谣行为是有效的,但是公众却很难辨别出这究竟是真的辟谣还是在“灭火”,被不当使用的警力、封闭的道路更加剧了这种困惑。

而当新华社等媒体赶到当地试图一探究竟的时候,当地政府却错过了让利益无关方来增强自己信用的机会,把媒体当成对手,把舆情当成敌情,派人跟踪、监视记者甚至直接威胁采访对象干扰采访。或许当地政府是想通过这样的做法来控制舆论,但实际的结果是让公众目击了媒体遭遇后加深了对政府的疑惑:如果没有问题,你们在掩盖什么?

从目前的情况看,当地政府的一系列遮遮掩掩、吞吞吐吐的做法,实际上是泸县之后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。一起本来可以处理的很简单的案件被这种做法不断披上神秘的面纱,一重重地让所有人看不明白,只有当地政府还躲在这些面纱背后自以为安全,直到舆情熊熊汹汹才不得不出来面对。

太伏中学的少年死亡事件终于算是有了个初步的结果,相信舆论的焦点也会很快转移到别的地方,但我们希望包括当地政府在内的基层官员,可以正视你们所处的时代和所面对的环境,去积极地拥抱这个新媒体带来的舆论氛围,从而避免下一次类似纷扰的出现。

(本文系北京时间原创,转载需注明出处,投稿邮箱:pinglun@bitme.com)